一、課程基本資料 Course Information |
科目名稱 Course Title: (中文)傳播學導論
(英文)COMMUNICATION STUDY INTRODUCTION |
開課學期 Semester:101學年度第2學期 開課班級 Class:溪通識一 |
授課教師 Instructor:沈莒達
|
科目代碼 Course Code:BDC43421 |
單全學期 Semester/Year:單 |
分組組別 Section: |
人數限制 Class Size:70 |
必選修別 Required/Elective:必 |
學分數 Credit(s):2 |
星期節次 Day/Session: 一12 |
上課教室 Classroom:
D0633 |
前次異動時間 Time Last Edited: 102年01月03日15時18分 |
通識基本能力指標 Basic Ability Index |
編號 Code |
指標名稱 Basic Ability Index |
本科目對應之指標 Correspondent Index |
達成該項基本能力之考評方式 Methods Of Evaluating This Ability |
1 | 語文能力 |   |   | 2 | 歷史思惟能力 |   |   | 3 | 民主法治與公民素養 | ● |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紙筆測驗 》學習綜合表現 》其他(尤其注重報告撰述interview的互動能力)
| 4 | 資訊與科技運用能力 |   |   | 5 | 人文精神與健全身心 | ● |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資料蒐集與分析 》其他(尤其注重筆記延伸資料的補附及其排版視覺效果)
| 6 | 思考與判斷能力 | ● |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學習綜合表現 》其他(尤其特別注重blog教學的發表內容)
| 7 | 科學素養 |   |   | 8 | 國際視野與社會認知能力 | ● |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資料蒐集與分析 》其他(尤其注重國際事件的理解及系絡分析能力)
|
|
二、指定教科書及參考資料 Textbooks and Reference (請修課同學遵守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 |
●指定教科書 Required Texts 陳國華、陳雪華(2005)《傳播學概論》台北:巨流
●參考書資料暨網路資源 Reference Books and Online Resources 1. 劉美琪(2004)《行銷傳播概論》台北:雙葉 2. 課堂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manywhysblog-convention0media (網址在轉貼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錯誤,請注意!) (可直接在奇摩部落格搜尋部落格名稱Many-Whys Blog:Convention/Media) |
三、教學目標 Objectives |
瞭解媒體、接近媒體和影響媒體,是現代個人生活及事業經營的主軸。經由媒體可以佔有視覺,爭取發言,建構形象,設定詮釋,進而改變認知及感覺之圖像。五Ο年代加拿大教授Mcluhan即說Medium is message,又說Medium is massage,更提醒:未來的世界,是人類內在神經系統滿佈於身體之外的傳播時代。在媒體高度變化的新世紀,如何有效又普遍涵蓋來認識傳播的內容,實是現代顯學所在。本課程從下列方向導引同學的基本相關素養:
一.以專題(topic)及焦點(focus)的方式,進行探討領域的適當切割,舖陳閱聽人和媒體互動基本途徑的瞭解及批判。 二.以趨勢分析(trend analysis)和功能運用(functional operation)的交叉陳述,進行媒體實務剖析。 三.以個案呈現(case presentation)中的脈絡、數據、流程進行客觀分析,讓學習者在個案情境中有虛擬實效(virtual performance)模式,從時間規劃,開發超越教室學習的可能潛力。 四.以系統學習(systemic learning)模式,從時間規劃、資源分配、資料搜集、報告寫作、師生面談中,開發超越教室學習的可能潛力。 |
四、課程內容 Course Description |
●整體敘述 Overall Description 媒體傳播的應用愈來愈深入現代人的生活中,媒體漸增的影響,促使吾人也要有相對提昇的認知。在新世紀來臨之際,媒體已有「超越國界」、「超越文化」、「超越分權界限」成為「第一權」(the first power)的趨勢。在面對政黨轉型、政府再造和恐怖主義倡行的關鍵年代,閃亮的政治明星所展現的colorful personality;加上媒體淋漓且穿透人心地運作,早已襲捲社會每個角落。 理解傳播/具備傳播實作基本素養/將傳播與數位時代連結的多采面向加以呈現,是本課程企盼而鋪陳的目標。 |
●分週敘述 Weekly Schedule
週次 Wk |
日期 Date |
課程內容 Content |
備註 Note |
1 |
2/18 |
課程簡介(Course Briefing and Mapping) |
  |
2 |
2/25 |
大眾傳播的概念與模型(Mass Media : Concepts and Models) |
  |
3 |
3/4 |
媒體的基本特性及其種類(Mass Media :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s) |
  |
4 |
3/11 |
媒體的角色及功能(Media Media : Roles and Functions) |
  |
5 |
3/18 |
媒體運用的策略分析(Media Operating Strategy : A Multiple Application) |
  |
6 |
3/25 |
部落格教學I:傳播與現代生活--選舉媒體的運用(Blog Teaching I : Communication and Modern Life : Campaign Media Application) |
  |
7 |
4/1 |
學術交流週放假 |
  |
8 |
4/8 |
媒體與社會責任(Media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 Normative Issues) |
  |
9 |
4/15 |
期中考 |
  |
10 |
4/22 |
媒體發展選項分析之一:傳統非電子媒體概述 (Media Devilment Alternatives I –traditional media) |
  |
11 |
4/29 |
媒體發展選項分析之二:傳統電子媒體概述 (Media Devilment Alternatives II –traditional e-media) |
  |
12 |
5/6 |
媒體發展選項分析之三:新興電子媒體概述 (Media Devilment Alternatives III –new e-media) |
  |
13 |
5/13 |
媒體發展選項分析之四:無限寬頻網路應用介紹 (Media Devilment Alternatives IV –wireless application) |
  |
14 |
5/20 |
媒體發展選項分析之五:火星文專題探討 (Media Devilment Alternatives V –Martian words) |
  |
15 |
5/27 |
部落格行銷之一:(Blog Marketing I : Set-up) |
  |
16 |
6/3 |
部落格行銷之二:(Blog Marketing II : Application) |
  |
17 |
6/10 |
整合行銷傳播的理論和運用(IMC : A New Link) Blog教學II,主題:IMC的綜合探討(額外時間) |
  |
18 |
6/17 |
期末繳交筆記 |
  |
|
五、考評及成績核算方式 Grading |
配分項目 Items |
次數 Times |
配分比率 Percentage |
配分標準說明 Grading Description |
平時作業 | 1 | 20% | 平時作業成績:筆記整理及出席,最後一週上課時,親自繳交筆記紙本檔予以評分。 | 期中考 | 1 | 30% | ☆採open book方式,於第七周事先公布考試範圍及方向。 ☆會於第十一週成績評閱後通知《應注意的學生預警名單》。 ☆任何考試及繳交作業/報告非經請假,一律逾期不候,不予計分,請特別注意。 | 報告 | 1 | 50% | 一.題目範圍:整合行銷傳播的應用 二.請學生自訂一個副標題,可以試圖從下列四方向(可以不拘限在此四項)去構思: 1.整合行銷傳播的發展趨勢 2.整合行銷傳播的理論及批判個案 3.整合行銷傳播的舉証及分析 4.整合行銷傳播的延伸議題及困境 三.5000字/電腦打字/加封面/每人一篇 四.至少五種參考資料/依照標準格式及註釋寫作 五.第六週交《三合一》(題目、大綱、參考資料),第十五週繳交紙本報告。 六.在部落格上可以下載報告寫作備忘錄及論文寫作格式、範本等。 七.有問題者,可在第八週前提出申請,經教師同意後,改用其他方式評量,逾期不候。 八.每學期會安排兩波interview時間表,學生可以上部落格登記後,和老師約時間,校外interview。每次半小時,針對報告的問題,面對面師生互動。 |
配分比率加總 |
100% |
|
|
六、授課教師課業輔導時間和聯絡方式 Office Hours And Contact Info |
●課業輔導時間 Office Hour 1. 平常可用mail及Blog隨時溝通,Always open the gate to interact。 2. 每學期兩次Blog教學可以即時互動 3. 上課期間至少和學生interview一次,時間會公布在Blog上,採登記方式。 4. 專案互動時間:針對《研究所深造》《媒體生涯規劃》提供interview時間。 |
●聯絡方式 Contact Info
研究室地點 Office:學校206研究室 |
EMAIL:x34567@ms34.hinet.net |
聯絡電話 Tel:0935860931 |
其他 Others:1. 辦公室地址:105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五段252號3樓(公車坐至《南京公寓》站牌) 2. Blog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manywhysblog-convention0media (網址在轉貼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錯誤,請注意!) (可直接在奇摩部落格搜尋部落格名稱Many-Whys Blog:Convention/Media) |
|
七、教學助理聯絡方式 TA’s Contact Info
|
教學助理姓名 Name |
連絡電話 Tel |
EMAIL |
其他 Others |
王助理 | (02)55550472 | | 每週一、二、三、五早上9:45-11:45連絡 |
|
八、建議先修課程 Suggested Prerequisite Course |
《行銷學》《廣告學》《口語傳播》
|
九、課程其他要求 Other Requirements |
1.提昇自己觀察及注意媒體動態發展的時間。 2.視聽教學會請同學借器材及播放協助。 3.Blog教學希望積極參加及互動。 |
十、學校教材上網及教師個人網址 University’s Web Portal And Teacher's Website |
學校教材上網網址 University’s Teaching Material Portal:http://elearn.scu.edu.tw(於99.09.啟用) |
教師個人網址 Teacher's Website:http://tw.myblog.yahoo.com/manywhysblog-convention0media |
其他 Others: |
十一、計畫表公布後異動說明 Changes Made After Posting Syllabu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