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學教師授課計劃表

檔案產生時間:2015/11/3 下午 05:14:48
本表如有異動,於4小時內自動更新
一、課程基本資料 Course Information
科目名稱 Course Title:
(中文)社會未來淡江遠距
(英文)FUTURES STUDIES IN SOCIETY
開課學期 Semester:103學年度第2學期
開課班級 Class:遠距通識
授課教師 Instructor:陳瑞貴
科目代碼 Course Code:BDC745R1 單全學期 Semester/Year:單 分組組別 Section:淡江遠距
人數限制 Class Size:70 必選修別 Required/Elective:必 學分數 Credit(s):2
星期節次 Day/Session: 二34  前次異動時間 Time Last Edited:104年02月02日11時33分
通識(課程)基本能力指標 Basic Ability Index
編號
Code
指標名稱
Basic Ability Index
本科目對應之指標
Correspondent Index
達成該項基本能力之考評方式
Methods Of Evaluating This Ability
1語文能力  
2歷史思惟能力  
3民主法治與公民素養  
4資訊與科技運用能力  
5人文精神與健全身心  
6思考與判斷能力》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紙筆測驗
7科學素養  
8國際視野與社會認知能力》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紙筆測驗
二、指定教科書及參考資料 Textbooks and Reference
(請修課同學遵守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
●指定教科書 Required Texts
1.相關教材放置於老師的教學支援平台
2.陳瑞貴(2014),未來學理論,未來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淡江大學出版中心。
3.陳瑞貴、林志鴻(1999),未來學,台北:華泰。
4.林志鴻、陳瑞貴(1999),千禧未來,台北:書華。
5.張建邦、林志鴻(1999),未來學,台北:書華。
6.Futurist月刊
7.World Future Review季刊Bell, Wendell(1997).
8.Foundations of Futures Studies. Vol. 1.and Vol. 2,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
9.Cornish, Edward(2004), “Futuring”, Maryland: WFS.
10.Slaughter, Richard A. Edward(2005), “Futures Thinking for Social Foresight”,Taipei: Tamkang University Press.

●參考書資料暨網路資源 Reference Books and Online Resources
三、教學目標 Objectives
依據未來學門的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
1、未來學基本觀念的探討;
2、對於未來研究的基礎認識;
3、未來社會的探索;
4、未來研究的能力;
5、對人類未來的關懷與態度;
6、以前瞻的觀點思考問題;
7、以多元、整合、全球在地的視角對未來相關議題的探討;以及對於浮現的未來議題的發現與發展;
8、面對未來的態度與策略;
9、未來生涯抉擇的動態能力。 
四、課程內容 Course Description
整體敘述 Overall Description
本課程為淡江大學主播,東吳大學收播之同步遠距教學課程。
本科目提供學生「了解未來、適應未來、創造未來」的認知、未來社會趨勢的探索與生涯抉擇參考的動態能力。本課程重視未來學概念的建立,藉以讓學習者具備未來思考的能力。
●分週敘述 Weekly Schedule
週次 Wk 日期 Date 課程內容 Content 備註 Note

1

2/24 課程介紹 淡江大學陳瑞貴副教授

2

3/3 未來學的基本概念:什麼是未來學? 淡江大學陳瑞貴副教授

3

3/10 未來學的基本概念:未來的意義 淡江大學陳瑞貴副教授

4

3/17 思考未來的方式:慣性兩難、多元可能 淡江大學陳瑞貴副教授

5

3/24 思考未來的方式:未來空間、弔詭管理 淡江大學陳瑞貴副教授

6

3/31 未來學的變遷觀:變遷與人類進化(淡江大學學術交流週放假一天)   

7

4/7 未來學的科際整合(東吳大學學術交流週放假一天,請另上教學平台下載收看)
淡江大學陳瑞貴副教授

8

4/14 未來學的時空架構 淡江大學陳瑞貴副教授

9

4/21 影響21世紀社會的變遷力量 淡江大學陳瑞貴副教授

10

4/28 期中考試週   

11

5/5 全球化與多元文化台灣的未來想像 淡江大學陳瑞貴副教授

12

5/12 科技社會的機會與挑戰 淡江大學陳瑞貴副教授

13

5/19 綠色科技生活 淡江大學陳瑞貴副教授

14

5/26 未來城市 淡江大學陳瑞貴副教授

15

6/2 未來行業 淡江大學陳瑞貴副教授

16

6/9 超長壽化社會的生活 淡江大學陳瑞貴副教授

17

6/16 使用未來學觀點創造卓越的生涯 淡江大學陳瑞貴副教授

18

6/23 期末考試週
淡江大學陳瑞貴副教授
五、考評及成績核算方式 Grading
配分項目 Items 次數 Times 配分比率 Percentage 配分標準說明 Grading Description
出席  積極參與討論及全勤出席等額外加分。
唯全學期曠課達 3 週計 6 小時,以不及格論
平時作業 20%主題作業
期中考 40% 
學期考 40% 
配分比率加總 100%  
六、授課教師課業輔導時間和聯絡方式 Office Hours And Contact Info
●課業輔導時間 Office Hour
1.授課教師課業輔導時間:透過本課程淡江大學moodle平台的討論區及分組討論區,亦可經由任課老師的email通訊,對於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網路平台的及時解答與討論,進行課業輔導。討論並無每週的特定時間,而是在平台上隨時的答覆與討論時間的課業輔導。
此外,必要時,可與學生約定時間在東吳大學或淡江校園見面,協助同學本課程課業的學習。
2.聯絡方式:學生主要可經由m淡江大學oodle平台隨時與任課老師聯絡,已可經由email方式連繫。
●聯絡方式 Contact Info
研究室地點 Office: EMAIL:wilhelm@mail.tku.edu.tw
聯絡電話 Tel: 其他 Others:
七、教學助理聯絡方式 TA’s Contact Info
教學助理姓名 Name 連絡電話 Tel EMAIL 其他 Others
陳勁甫 brian19890818@hotmail.com 
八、建議先修課程 Suggested Prerequisite Course
九、課程其他要求 Other Requirements
積極參與討論及全勤出席等額外加分。唯全學期曠課達 3 週計 6 小時,以不及格論。
十、學校教材上網及教師個人網址 University’s Web Portal And Teacher's Website
學校教材上網網址 University’s Teaching Material Portal:
1、東吳大學Moodle網路課程平台:http://isee.scu.edu.tw(104學年起主要教學平台,建議使用)
2、舊網路學園平台http://elearn.scu.edu.tw(於99.09.啟用 ,因無法升級,不建議繼續使用)
教師個人網址 Teacher's Website:
其他 Others:
十一、計畫表公布後異動說明 Changes Made After Posting Sylla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