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學教師授課計劃表

檔案產生時間:2018/2/13 下午 03:42:47
本表如有異動,於4小時內自動更新
一、課程基本資料 Course Information
科目名稱 Course Title:
(中文)台灣傳統戲曲之詮釋與認識類別二
(英文)THE INTERPRET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TAIWANESE OPERA
開課學期 Semester:106學年度第1學期
開課班級 Class:溪通識一
授課教師 Instructor:陳翔羚 CHEN, HSIANG-LING
科目代碼 Course Code:BDC685A1 單全學期 Semester/Year:單 分組組別 Section:類別二
人數限制 Class Size:72 必選修別 Required/Elective:必 學分數 Credit(s):2
星期節次 Day/Session: 二12  前次異動時間 Time Last Edited:106年06月14日02時07分
通識基本能力指標 Basic Ability Index
編號
Code
指標名稱
Basic Ability Index
本科目對應之指標
Correspondent Index
達成該項基本能力之考評方式
Methods Of Evaluating This Ability
1倫理思辨
Ethical Speculation.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紙筆測驗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團隊參與
》人際實驗作業
2人文素養
Humanistic quality.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紙筆測驗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團隊參與
》人際實驗作業
3科學素養
Scientific Literacy.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紙筆測驗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團隊參與
》人際實驗作業
4歷史思維
Historical thinking.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紙筆測驗
5語文能力
Language ability.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紙筆測驗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團隊參與
》人際實驗作業
6身心保健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紙筆測驗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團隊參與
》人際實驗作業
7民主法治與公民素養
Democratic rule of law and civic literacy.
》課堂討論與表現
8社會意識與國際視野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課堂討論與表現
9美感意識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紙筆測驗
》學習綜合表現
》參訪表現
二、指定教科書及參考資料 Textbooks and Reference
(請修課同學遵守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
●指定教科書 Required Texts
◎指定教科書:教師自編講義
●參考書資料暨網路資源 Reference Books and Online Resources
◎參考資料暨網路資源
(一)一般書目
1. 曾永義 《台灣傳統藝術之美》 台北:晨星出版社
2. 曾永義 《臺灣歌仔戲發展與變遷》 台北:聯經
3. 曾永義 《臺灣歌仔戲》 台北:晨星
4. 吳明德 《台灣布袋戲表演藝術之美》 台北:臺灣學生
5. 林茂賢 《歌仔戲表演型態研究》 台北:前衛出版
6. 林茂賢 《台灣傳統戲曲》 台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7. 王安祈 《台灣京劇五十年台》 宜蘭:傳藝中心
8. 陳芳、嚴立模 《臺灣豫劇五十年圖志》 宜蘭:傳藝中心
9. 林鶴宜 《臺灣戲劇史》 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10. 紀慧玲 《廖瓊枝 凍水牡丹》 台北:時報文化
11. 章詒和 《伶人往事—寫給不看戲的人看》 台北:時報文化

(二)期刊論文
1. 王家鳳 〈功名歸掌上—李天祿與傳統布袋戲〉 《光華》(7卷5期)
2. 江武昌 〈小西園許王的掌上乾坤〉 《民俗曲藝》(26期)
3. 符立中 〈《青春版玉簪記》幕前幕後--白先勇、符立中對談〉 《明道文藝》(2009.08)

4. 徐亞湘 〈給自己一個感受藝術與美的機會--一齣京劇的欣賞經驗分享〉 《美育》( 2008.09)

5. 陳淑英 〈為臺灣京劇開創新局的郭小莊 〉 《傳藝》(2008.06)
6. 林珀姬
〈古樸清韻--臺灣的南管音樂 〉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2008.09)

7. 陳淑英 〈為臺灣京劇開創新局的郭小莊 〉 《傳藝》(2008.06)

(三)網站資源
1. 台灣民俗文化研究室 http://www.pu.edu.tw/~folktw/prospectus.html
2. 戲曲教育網站 http://210.71.61.65/01-06.htm

3. 布袋戲主題知識網 http://kn.ncfta.gov.tw/NCFTA/palm_index/Main.html
三、教學目標 Objectives
本課程著重引導學生認知台灣目前常見傳統戲曲種類及特色。透過實地的走讀與藝術特色欣賞,增進學生對台灣在地傳統戲曲的認知,並初步了解台灣傳統戲曲的基本面向,瞭解認識在地文化與藝術特質,並從中培養其尊重多元文化差異的視野與氣度。以下分別從「認知」、「情意」、「技能」三方面,進一步說明教學目標:
(一) 認知
1. 認識台灣傳統藝術文化。
2. 培養在地文化的認識與欣賞視野。
3. 培養藝術欣賞能力與人文多元尊重。
(二) 情意
1. 豐富強化學生對在地文化的情感。
2. 體會文化意涵、歷史傳承的重要性。
(三) 技能
1. 習得鑑賞戲曲藝術的基本知識。
2. 強化藝術欣賞能力的基石。
This course introduces the types , origins, development and artistic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Taiwanese opera. A week to arrange different topics introduced in Taiwanese opera . This course will further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development the culture and emotion of Taiwan.
四、課程內容 Course Description
整體敘述 Overall Description
本課程將由教師自編講義,先介紹台灣目前傳統戲曲活動的概況,並以劇種作為介紹主體,分別介紹劇種淵源、發展及其藝術特色;透過影片賞析,讓學生能夠從平面閱讀進入立體欣賞的層次;透過大稻埕戲苑的實地踏查,親臨表演場所,感受藝術生活的美學層次;透過多元學習的方式,使學生瞭解認識台灣傳統戲曲文化與藝術特質,培養藝術欣賞能力與人文多元尊重,並習得欣賞台灣傳統戲曲藝術的基本方法。
分週敘述 Weekly Schedule
五、考評及成績核算方式 Grading
配分項目 Items 次數 Times 配分比率 Percentage 配分標準說明 Grading Description
出席 20% 
平時作業 60% 
學期考 20% 
配分比率加總 100%  
六、授課教師課業輔導時間和聯絡方式 Office Hours And Contact Info
●課業輔導時間 Office Hour
每星期二 34E (可事先與教師先預約)
●聯絡方式 Contact Info
研究室地點 Office: EMAIL:pandaz0201@yahoo.com.tw
聯絡電話 Tel: 其他 Others:
七、教學助理聯絡方式 TA’s Contact Info
教學助理姓名 Name 連絡電話 Tel EMAIL 其他 Others
八、建議先修課程 Suggested Prerequisite Course
九、課程其他要求 Other Requirements
十、學校教材上網及教師個人網址 University’s Web Portal And Teacher's Website
學校教材上網網址 University’s Teaching Material Portal:
東吳大學Moodle數位平台:http://isee.scu.edu.tw
教師個人網址 Teacher's Website:
其他 Others:
十一、計畫表公布後異動說明 Changes Made After Posting Sylla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