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學教師授課計劃表

檔案產生時間:2018/10/9 下午 03:11:19
本表如有異動,於4小時內自動更新
一、課程基本資料 Course Information
科目名稱 Course Title:
(中文)台灣競爭力分析
(英文)A DISCOURSE ON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TAIWAN
開課學期 Semester:106學年度第2學期
開課班級 Class:政一A
授課教師 Instructor:王輝煌 WANG, HUEI-HUANG
科目代碼 Course Code:BPO13201 單全學期 Semester/Year:單 分組組別 Section:
人數限制 Class Size:55 必選修別 Required/Elective:選 學分數 Credit(s):2
星期節次 Day/Session: 二34  前次異動時間 Time Last Edited:107年01月09日20時57分
政治學系基本能力指標 Basic Ability Index
編號
Code
指標名稱
Basic Ability Index
本科目對應之指標
Correspondent Index
達成該項基本能力之考評方式
Methods Of Evaluating This Ability
1瞭解政治行為與政治互動的能力
Understanding political behavior and political interaction.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紙筆測驗
2瞭解憲政體制與政法制度的能力
Understanding constitutional, political and legal systems.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紙筆測驗
3瞭解國際事務與國際組織的能力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organizations.
  
4理解意識型態與政治思想的能力
Understanding ideology and political thought.
  
5掌握專業外語與跨文化溝通能力
Enhanc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紙筆測驗
6瞭解與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
Understanding and getting involved in public affairs.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紙筆測驗
7理性批判與民主溝通能力
Developing skills in rational criticism and democratic communication.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紙筆測驗
8領導統御與組織管理能力
Developing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skills.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紙筆測驗
9分析與決策能力
Developing analytical and decision-making skills.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紙筆測驗
10論述表達能力
Training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views and opinions clearly and effectively.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紙筆測驗
11解決問題能力
Developing problem-solving skills.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紙筆測驗
12掌握基礎研究方法的能力
Helping students master basic research methods.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二、指定教科書及參考資料 Textbooks and Reference
(請修課同學遵守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
●指定教科書 Required Texts
法蘭西斯.福山著,李宛蓉譯。《誠信:社會德性與繁榮的創造》。立緒文化出版社。1998出版。
王輝煌、林冠年,2013。 科技變遷過程、體制與組織管理:台灣個案的結構性分析。2013年第16 屆科技整合管
理研討會,東吳大學企管學系主辦。
●參考書資料暨網路資源 Reference Books and Online Resources
王輝煌。「官僚制度與民主政治:以美日臺的結構性比較分析為例」。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2 卷2 期(民國89 年6 月):347-386。
三、教學目標 Objectives
自從全球化與科技競爭的白熱化共同成為二十世紀末期以來,世界各國、各地方社區、各企業,甚至個人必須面對周遭環境的快速變遷所帶來的巨大壓力與不安全感。傳統的許多觀念與想法(如國際貿易理論中的比較利益理論或傳統的國際金融理論)已無法讓我們瞭解我們所處的環境,更不要說提出解決的辦法。
自解嚴以來,台灣已經歷過兩次政黨輪替,許多方面(如憲政制度、政府組織、金融體制、教育等)也進行相當大幅度的改革,然而許多解嚴前存在的老舊問題,不但繼續存在,甚至有更加嚴重惡化的趨勢。於是,除了製程不斷的精進、受雇者不斷深化被剝削之外,台灣在品牌、產品的創新方面尚能未有明顯的成就。醫療社會福利、都市更新、媒體惡質化、金融體系缺乏國際競爭力、教育與現實發展脫節等問題,幾乎都是老生常談,也都幾乎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高度缺乏共識的狀況。特別是,兩岸互動已進入越來越加頻繁的階段,許多問題也變得更加複雜、敏感。因此,如何在前述這種混沌的狀況下,找出適當的思考方向,是每一身為台灣公民的重要課題。
因此,本課程的主要目標乃在於帶領同學以總體、宏觀的角度來思考競爭優勢的根源-那就是科技、社會與政治間相對應的關係。在二戰之前,國家的成立多涉及國內外武力與軍事衝突,武力與軍事衝突定義了國家的基本性格。今日世界則是全球資本主義下國內外科技創新的競爭主導國家、地區與企業組織的性格。本課程將以美國、日本、義大利與台灣為比較分析的對象,介紹這些國家在科技創新方面的特色及其與政治、社會結構方面之間對應關係。透過此一過程,希望能引導學生了解科技上的創新冒險對國家、社會以及企業組織的建構有何等的重要性。本課程必預期能帶領學生以批判的方式思考如何為台灣目前在各方面的困境找出根源性的解決方法。
Ever since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caused by globalization, countries, firms, communities, and individuals are forced to confront the ever accelerating change in their surrounding environments. Traditional ideas and concepts fail to help us understanding the issues we are confronting.
This course aims at lead students to public policy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ncepts and theories by guiding them through the study and interpretation of current exemplar works. Students will be required to read, summarize, and represent their assigned readings in the class.
四、課程內容 Course Description
整體敘述 Overall Description
●分週敘述 Weekly Schedule
週次 Wk 日期 Date 課程內容 Content 備註 Note

1

2/27 科技創新與在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2

3/6 科技創新模式、社會與政治、國家競爭力   

3

3/13 地方自治與國家競爭力   

4

3/20 科技創新與官僚體制(新加坡)   

5

3/27 科技創新與官僚體制(台灣)   

6

4/3 科技創新與官僚體制(美、日)   

7

4/10 科技創新、地方自治與社會運動(台灣、古巴)   

8

4/17 技術特性、地方自主性與職業棒球運動(日本、南韓)   

9

4/24 技術特性、地方自主性與職業棒球運動(美國)


  

10

5/1 科技創新與高等教育(美)   

11

5/8 科技創新與高等教育(日、台)   

12

5/15 科技創新與企業組織管理 (美、日)   

13

5/22 科技創新與企業組織管理(台、義)   

14

5/29 科技創新、地方自主與社會運動(美國)   

15

6/5 科技創新、地方自主與社會運動(台灣)   

16

6/12 知識技術特性與官僚的溝通協調(美、日)   

17

6/19 知識技術特性與官僚的溝通協調(台)   

18

6/26 期末考   
五、考評及成績核算方式 Grading
配分項目 Items 次數 Times 配分比率 Percentage 配分標準說明 Grading Description
出席120% 
學期考 50% 
報告130%學期分組報告,二人一組,學期考前二周於課堂做口頭報告(15%),期末考當天須交書面報告(15%)。
配分比率加總 100%  
六、授課教師課業輔導時間和聯絡方式 Office Hours And Contact Info
●課業輔導時間 Office Hour
星期二,第五六節,
●聯絡方式 Contact Info
研究室地點 Office:原男一舍207 EMAIL:wang0329@mail.scu.edu.tw
聯絡電話 Tel:28819471-6281 其他 Others:
七、教學助理聯絡方式 TA’s Contact Info
教學助理姓名 Name 連絡電話 Tel EMAIL 其他 Others
八、建議先修課程 Suggested Prerequisite Course
九、課程其他要求 Other Requirements
十、學校教材上網及教師個人網址 University’s Web Portal And Teacher's Website
學校教材上網網址 University’s Teaching Material Portal:
東吳大學Moodle數位平台:http://isee.scu.edu.tw
教師個人網址 Teacher's Website:
其他 Others:
十一、計畫表公布後異動說明 Changes Made After Posting Sylla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