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學教師授課計劃表

檔案產生時間:2023/11/20 上午 05:15:00
本表如有異動,於4小時內自動更新
一、課程基本資料 Course Information
科目名稱 Course Title:
(中文)互動科技與外語應用實務  組別:遠距教學
(英文)INTERACTIVE TECHNOLOGY AND FOREIGN LANGUAGES USE AND PRACTICES
開課學期 Semester:112學年度第1學期
開課班級 Class:國際二 (合開:跨際學程)
授課教師 Instructor:李泓瑋 LEE, HUNG-WEI
科目代碼 Course Code:BGP20701 單全學期 Semester/Year:單 分組組別 Section:遠距教學
人數限制 Class Size:120 必選修別 Required/Elective:選 學分數 Credit(s):2
星期節次 Day/Session: 一78  前次異動時間 Time Last Edited:112年09月25日04時05分
跨領域國際學士班基本能力指標 Basic Ability Index
編號
Code
指標名稱
Basic Ability Index
本科目對應之指標
Correspondent Index
達成該項基本能力之考評方式
Methods Of Evaluating This Ability
1具備華語讀解與書寫能力
Chinese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y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2具備華語聽力與口說能力
Chines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3具備華人社會相關知識
Knowledg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society
  
4具備經營管理相關知識
Knowledge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資料蒐集與分析
》外文閱讀
5具備亞太地區相關知識
Knowledge of Asia Pacific region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資料蒐集與分析
》外文閱讀
6具備國際視野與跨文化溝通能力
A global perspective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資料蒐集與分析
》外文閱讀
7具備解決問題與終身學習之能力
Problem-solving ability and lifelong learning attitude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資料蒐集與分析
》外文閱讀
8具備整合資訊與知識之跨領域學習能力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experiences that enable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integration
  
二、指定教科書及參考資料 Textbooks and Reference
(請修課同學遵守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
●指定教科書 Required Texts
無指定教科書
指定教科書スウ
There is no designated textbook in this class.
●參考書資料暨網路資源 Reference Books and Online Resources
三、教學目標 Objectives
課程目標(Course objectives/授業目標):
將各位的外語能力及專長藉由科技展現出來
Showcasing your language abilities and expertise through technology.
ノスイモソ言語能力及ヂ専門知識メ、自分ザ作ゲギヤдУみメ通ウサ表現エペアシ。

課程主要內容:
1.手把手教各位做出自己獨一無二的虛擬分身!(文組學生也能輕鬆完成)
2.帶將虛擬分身結合各種外語實務運用,利用虛擬分身展現各位想要展現的成果

課堂上都會引導大家實作,不用擔心。詳細內容會在第一週說明。

「3DCGシろфУдみЗシろ、色ぼ興味ゾやペんジ何ろヘビボよ?」「ヤдУみゲサ簡単ズコゑホペソ?グブゲシ難ウゑサ挫折ウガよ。」シ悩モザゆネオモろ?
れ任オゑクイゆ!アソ授業ゾ3DCG未経験ソ初心者ゎ自分ザレэЖЮюソヤдУみメ作ベ、実務ザ活用ザわペプよスパソズエペギバソ講座ザエ。作成ウギヤдУみメдみХцюヤЮヨ⑦Дみビ、代マベズкяК⑦ЪみЁъ⑦メ行ゲサゑホペプよズエペアシパれ教りウネエ。
1ろヘ教りペソザ、еЛヵ⑦ゎ苦手ス人ザパ大丈夫ザエ。
The aim of this cour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s of modern interactive technology and guide them in creating virtual avatars. Through hands-on projects, exploration, critical thinking, and peer observation, students will gain a profound appreci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applications of modern interactive technology and programming languages. By the end of the course, students will collaborate in groups to create practical outputs integrating their language proficiency, chosen themes, and acquired technological skills.
四、課程內容 Course Description
整體敘述 Overall Description
課程為遠距(線上)+實體同步/アソ授業ゾ「レ⑦ьユ⑦」+「対面」ソгユйэЧЭ形式ザ行マホネエ/This course is an online course and does not require attending classes at the school.

實體教室:外雙溪B509
老師會在實體教室授課,想要即時得到電腦操作問題解決的同學可以來實體上課

課程規劃如下:
前半段:利用軟體帶領各位一步一步製作虛擬分身
後半段:將虛擬分身結合各位的專長,讓各位的專長優勢透過虛擬分身傳遞出去。
大家可以探討自己有興趣的議題,將想要表達的議題內容利用虛擬分身宣揚。
期末成果發表可以個人也可以分組,需呈現10分鐘左右的虛擬分身結合簡報或影片,書面資料也會請同學統整成簡單的海報。


課堂上都會引導大家實作,不用擔心。詳細內容會在第一週說明。

【本課程屬資訊能力畢業標準列抵課程,內含至少12小時運算思維及程式設計內容】

授業ЗンЖшみюゾ以下ソ通ベザエ。
前半:ヤдУみ制作(1ろヘ教りペ)
後半:ノスイモソ言語能力及ヂ専門知識、伝りギゆфЧЙみЖスジメ、自分ザ作ゲギヤдУみメ通ウサ表現エペ。
期末ズゾ個人ろヲюみкザ、ヤдУみメ使ゲギкяК⑦(10分ナジ)スジメウサパヘゆネエ。
●分週敘述 Weekly Schedule
週次 Wk 日期 Date 課程內容 Content 備註 Note

1

9/11 課程說明/Course Orientation/レэリ⑦ЪみЁъ⑦ 課程內容、學習目標、修課方式、成績計算、作業規範、期末報告等相關資訊說明。

2

9/18 互動科技/虛擬分身概念介紹(ヤдУみザザわペアシスジズコゆサ)   

3

9/25 期末成果說明(議題探討範例)   

4

10/2 各組討論成果相關事宜並發表所選議題   

5

10/9 放假/休ノ   

6

10/16 運算思維及程式設計(虛擬分身手把手教學製作)(ヤдУみ制作)   

7

10/23 運算思維及程式設計(虛擬分身手把手教學製作)(ヤдУみ制作)   

8

10/30 運算思維及程式設計(虛擬分身手把手教學製作)(ヤдУみ制作)   

9

11/6 如何將虛擬分身結合外語及專長應用(期末發表主題構想發表與講評)(期末成果発表ソ構想発表:ヤдУみ+α)   

10

11/13 如何將虛擬分身結合外語及專長應用(期末發表主題構想發表與講評)(期末成果発表ソ構想発表:ヤдУみ+α)   

11

11/20 運算思維及程式設計(虛擬分身結合學生外語及專長之應用)(期末成果発表ズ向んサソヤдУみ制作)   

12

11/27 運算思維及程式設計(虛擬分身結合學生外語及專長之應用)(期末成果発表ズ向んサソヤдУみ制作)   

13

12/4 運算思維及程式設計(虛擬分身結合學生外語及專長之應用)(期末成果発表ズ向んサソヤдУみ制作)   

14

12/11 運算思維及程式設計(虛擬分身結合學生外語及專長之應用)(期末成果発表ズ向んサソヤдУみ制作)   

15

12/18 互動科技成果發表與講評 (期末成果発表会)   

16

12/25 放假/休ノ   

17

1/1 放假/休ノ   

18

1/8 互動科技成果發表與講評 (期末成果発表会)   
五、考評及成績核算方式 Grading
本科目 ☑同意/☐不同意 期末退修
配分項目 Items 次數 Times 配分比率 Percentage 配分標準說明 Grading Description
出席 30%有缺席一定要詢問同學或老師是否有作業或其他重要交辦事項。
欠席ウギ場合、必ォヱьЗфみЬズ連絡ウ、授業内容ビ課題ソ有無スジメ確認ウサゑクイゆ。
平時作業 30%依照課堂討論、進度報告(作業)、構想發表等表現進行綜合評價。
毎回ソ授業内活動、発表、ЫュЗロЧЁъ⑦、課題ズ積極的ズ取ベ組モザゑクイゆ。
報告 40%期末為虛擬分身成果展示+最後繳交書面資料及海報
配分比率加總 100%  
六、授課教師課業輔導時間和聯絡方式 Office Hours And Contact Info
●課業輔導時間 Office Hour
禮拜四34節or另約時間(皆須事先預約)
レиュЗヤ③み:木曜3-4限目。ガホ以外ゾ要相談。ジグヘパ事前予約必要
●聯絡方式 Contact Info
研究室地點 Office:R1017 EMAIL:l.h.w@scu.edu.tw
聯絡電話 Tel: 其他 Others:
七、教學助理聯絡方式 TA’s Contact Info
教學助理姓名 Name 連絡電話 Tel EMAIL 其他 Others
八、建議先修課程 Suggested Prerequisite Course
九、課程其他要求 Other Requirements
十、學校教材上網、數位學習平台及教師個人網址 University’s Web Portal And Teacher's Website
學校教材上網網址 University’s Teaching Material Portal:
東吳大學Moodle數位平台:http://isee.scu.edu.tw
學校數位學習平台 University’s Digital Learning Platform:
☐東吳大學Moodle數位平台:http://isee.scu.edu.tw
☑東吳大學Tronclass行動數位平台:https://tronclass.scu.edu.tw
教師個人網址 Teacher's Website:
其他 Others:
十一、計畫表公布後異動說明 Changes Made After Posting Syllabus
期末成果發表議題建議同學以地方創生為議題進行探討